供應商策略
永續供應鏈

所選擇合作的供應商,期待有接納永續發展認知與落實決心,且確實將永續發展作為經營目標,並逐步在特定審查階段或文件,如供應商評鑑表、評估會議等,納入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相關議題。

秉持綠色採購精神,從而在採購階段,以國際/國家綠色或環保標準認證的商品或服務為優先考量;亦要求供應商達成負責任商業聯盟(RBA)規範,且定期自我檢視,以邁向ESG共同目標。

基於倫理、誠信與法令遵循,同時,兼顧供應鏈風險,避免集中採購,且制訂完善選商採購機制,只要符合公司相關資格、能力與相關規定,均可作為台灣晶技之供應商夥伴,以踐行公平採購程序。
主要供應商調查情形
| 訪視確認 | 調查家數 | 符合家數 | 符合比例 | ||
|---|---|---|---|---|---|
| 負責任商業聯盟準則 | 47 | 47 | 100% | ||
| 系統驗證 | 調查家數 | 符合家數 | 符合比例 | ||
|---|---|---|---|---|---|
|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 | 47 | 46 | 98% | ||
|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 | 47 | 42 | 89% | ||
| ISO 28000安全供應鏈管理系統 | 47 | 23 | 49% | ||
|
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
47 | 16 | 34% | ||
|
IECQ/QC080000有害物質流程管理系統
|
47 | 4 | 9% | ||
|
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
|
47 | 6 | 13% | ||
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管理
-
定期回簽「廉潔承諾書」、「環境、職業、安全、衛生狀況調查表」、「產業行規承諾書」、「綠色產品暨環保聲明書」及「非衝突金屬宣告書」,使供應商於企業永續發展範疇有所依循
-
於合約期間藉由完善的評鑑作機制,每年度定期發動評鑑作業,如勞工、人權、健康與安全、環境標準、商業道德規範及管理體系等面向,並留存評鑑紀錄與佐證資料作為執行紀錄與證據,有效管控相關風險發生可能,與供應商構築共存共榮的關係
-
每年度更不定期舉辦供應商會議與訓練活動,積極向供應商說明公司經營理念、管理措施與機制、未來策略與行動方案
-
如有發現缺失事項,台灣晶技與供應商即刻進行矯正預防機制,與後續追蹤改善督導措施,確保雙方權益與永續發展目標之達成
供應商行為守則
-
組織治理
- 供應商應建立良好公司治理與合規制度,包含內部監督、舉報機制、資訊揭露、隱私保護與誠信交易原則。
- 不得參與舞弊、賄賂或不當議價行為,並應保障交易公開、透明與負責。
-
人權
- 供應商須尊重並保障所有工作者的人權與人道待遇,包括禁止強迫勞動、不使用童工、不歧視、不騷擾、應維護結社自由與集體協商權。
- 應落實衝突礦物責任採購政策,避免使用來自衝突地區之衝突礦物,並依 OECD 指引進行盡職調查與供應鏈管理。
-
勞動實務
- 供應商應提供公平的工時、薪資、休假與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設有不必擔心遭到打擊報復的勞工申訴管道。
- 所有聘僱條件應符合法規與國際標準,禁止任何形式的工資懲罰或壓迫勞工行為。
-
環境保護
- 供應商應具備環境管理制度,致力於預防污染、節能減排、廢棄物管理、水資源保護、有害物質與環境禁用或限用物質控管。
- 應主動揭露並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響應氣候變遷行動。
-
公平營運實務
- 供應商不得進行貪汙、賄賂、勒索或不當利益交換行為,並應建立內部道德規範。
- 應嚴格遵守公平競爭與智慧財產權相關法規。
- 嚴禁向本公司員工或其親友提供現金、非制式禮品、旅遊招待或從事借貸、保證、投資等利益輸送行為。
-
顧客議題(產品責任)
- 供應商應提供符合品質與法規要求之產品,保障顧客安全並誠信揭露資訊。
- 若發生產品重大缺陷,應主動通報並執行召回措施。
- 須妥善管理顧客個資與隱私。
-
社區參與與發展
- 供應商應尊重在地社區文化與權益,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避免對社會與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 鼓勵使用在地資源並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供應鏈安全管理
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建構
-
台灣晶技透過政府整合體系輔導,設置有「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簡稱AEO)」及「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ISO 28000),並藉此建構供應鏈安全體系以取得通關優惠及提升服務品質與效能等實質成果,期能滿足客戶對產業價值鏈之安全需求
-
AEO與ISO 28000藉由條文教育訓練、風險評估、目標、標的、方案的制訂、優質企業驗證自我評估表檢視、商業夥伴稽核、內部稽核、管理審查等。2012 年3月獲得財政部關稅總局頒發安全認證優質企業證書,再於2021 年進行重審,由海關稽核人員進行實地驗證,並經其內部評議後,通過AEO資格及維持AEO 證書之有效性

